武汉维斯尔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蛋白偶联」创新:从细胞因子到PEG/mPEG修饰
公司动态

「蛋白偶联」创新:从细胞因子到PEG/mPEG修饰

发表时间:2024-08-08

「蛋白偶联」创新:从细胞因子到PEG/mPEG修饰

有目共睹,ADC药物已是继PD-1单抗肿瘤药之后,肿瘤研发领域的最大热点。而随着越来越多ADC药物的持续上市,全球ADC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但是,ADC药物逐渐内卷的竞争趋势下,在价值百亿的ADC市场赛道中,如何跑出差异化,却成为每个玩家都迫切面临的难题。

为此,有的企业选择在靶向分子上下功夫,避开抗体,以多肽、小分子等新的靶向载体为突破,诞生了PDC、SMDC等区别于ADC的技术类型;而另一些企业却将差异化目光放到了有效载荷之上,利用有效载荷的多样化来凸显差异化。

比如以放射性核素、PROTAC分子作为有效载荷的新技术,以各种“药效蛋白”作为治疗性payload的大胆尝试。


蛋白效应偶联物优势明显

所谓蛋白效应偶联物,即将药效蛋白(细胞因子、蛋白毒素与免疫细胞)与靶向性分子链接在一起,在原来药效蛋白的基础上增加靶向性或其他,减少药效蛋白的系统性毒性,其原理上与熟知的ADC机理相似,在兼具了药效蛋白与偶联药物的特点的同时,也有其特殊优势:更强的有效性、更低的毒副作用、更特异性的靶点与更高的效价以及更强的靶向毒性,更广的适应范围,可以应用于更多非肿瘤领域,如多数自免疾病。


PEG/mPEG偶联蛋白

所谓PE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和多肽等生物聚合物进行共价修饰的高分子材料;mPEG则是将PEG其中一端进行封端后的产物;而PEG/mPEG化修饰就是将其与药物共价结合,以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学特性,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的一种药物技术。

通常情况下,PEG/mPEG由于提高水溶性、减少酶水解、降低毒性和免疫原性、延长体内半衰期、改变组织分布以及增加药物分子的靶向位点浓度等特点,被主要考虑用作生物分子偶联的起始材料。


小结

由于药效蛋白本身诸多优势,目前通过偶联方式将药效蛋白进行系列改装已成为了现实,最切实有用的方法可以参考“抗体+蛋白毒素、抗体+细胞因子”。

但是,无论是细胞因子、蛋白毒素,还是免疫细胞,其都只能代表药效蛋白中较小部分,蛋白偶联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与针对性,好在以PEG/mPEG为首的化学偶联修饰技术之下,研究者们似乎在寻找针对任何蛋白偶联方法上已经有了些许突破。

未来,随着更多如PEG/mPEG化、氨甲酰化、硫酸化、磷酸化等化学偶联修饰方法的发现,整个药效蛋白市场或许也将发生巨大重构,我们拭目以待。

武汉维斯尔曼生物主营现货产品:

1075240-43-5/对甲苯磺酸奥玛环素

81409-90-7/卡麦角林

23110-15-8/ 烟曲霉素 

114899-77-3/曲贝替定

1393-48-2 /硫链丝菌素

9041-93-4 /硫酸博莱霉素

159351-69-6/依维莫司

59456-70-1/尼柯霉素Z  

53123-88-9 /雷帕霉素

20350-15-6 /布雷非德菌素 A